-
-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技術支持 >> 實驗室儀器設備實驗室儀器設備
-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發(fā)布時間:2019/11/4 10:27:49 瀏覽次數(shù):1151
目錄:
1 臭氧層定義
2 破壞臭氧層帶來的影響
3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的緣由
4 國際上采取的措施
5 中國的行動
1 臭氧層定義
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大氣層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線打擊雙原子的氧氣,把它分為兩個原子,然后每個原子和沒有分裂的氧合并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穩(wěn)定,紫外線照射之后又分為氧氣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個臭氧-氧氣循環(huán)的過程,如此產(chǎn)生臭氧層。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大多分布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
2 破壞臭氧層帶來的影響
臭氧層中的臭氧主要是紫外線制造。它能吸收99%以上對人類有害的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線的傷害。所以,臭氧層被譽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護傘。保護臭氧層就是保護藍天、保護地球生命。破壞臭氧層會對以下4方面造成影響:
1)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紫外線對促進在皮膚上合成維生素D,對骨組織的生成、保護均起有益作用。但紫外線中的過量照射可以引起皮膚癌和免疫系統(tǒng)及白內(nèi)障等眼的疾病。按現(xiàn)在全世界每年大約有10萬人死于皮膚癌計,死于皮膚癌的人每年大約要增加5千人。此外,紫外線還會使皮膚過早老化。
2)對陸生植物的影響:科學家對200多個品種的植物進行了增加紫外線照射的實驗,發(fā)現(xiàn)其中三分之二的植物顯示出敏感性。紫外輻射會使植物葉片變小,因而減少捕獲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積,生成率下降。對大豆的初步研究表明,紫外輻射會使其更易受雜草和病蟲害的損害,產(chǎn)量降低。
3)對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影響:紫外線B的增加,對水生系統(tǒng)有潛在危險。水生植物大多貼近水面生長,這些處于海洋生態(tài)食物鏈最底部的小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最容易被削弱,危及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增強的紫外線B還可通過消滅水中微生物而導致淡水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生變化,并因此而減弱了水體的自然凈化作用。
4)對生物化學循環(huán)影響:陽光紫外線的增加會影響陸地和水體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從而改變地球-大氣這一巨系統(tǒng)中一些重要物質在地球各圈層中的循環(huán),如溫室氣體和對化學反應具有重要作用的其他微量氣體的排放和去除過程,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氧硫化碳等。這些潛在的變化將對生物圈和大氣圈之間的相互作用產(chǎn)生影響。
5)對材料的影響:因平流層臭氧損耗導致陽光紫外輻射的增加會加速建筑、噴涂、包裝及電線電纜等所用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降解和老化變質。特別是在高溫和陽光充足的熱帶地區(qū),這種破壞作用更為嚴重。由于這一破壞作用造成的損失估計全球每年達到數(shù)十億美元。無論是人工聚合物,還是天然聚合物以及其它材料都會受到影響。
6)對流層大氣組成影響:在污染地區(qū)如工業(yè)和人口稠密的城市,即氮氧化物濃度較高的地區(qū),UV-B的增加會促進對流層臭氧和其它相關的氧化劑如過氧化氫等的生成,使得一些的城市地區(qū)臭氧超標率大大增加。而與這些氧化劑的直接接觸會對人體健康、陸生植物和室外材料等產(chǎn)生各種不良影響。對流層反應活性的增加還會導致顆粒物生成的變化。
3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的緣由
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地球表面的臭氧層出現(xiàn)了嚴重的空洞,1974年被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教授羅蘭(F.Sherwood Rowland)和穆連(Mario Molina)發(fā)現(xiàn)。此后20多年來,世界各國競相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氟里昂替代物的研究、開發(fā)和推廣應用。為喚起公眾環(huán)境保護意識,聯(lián)合國規(guī)定從1995年起,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臭氧層保護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the Ozone Layer),在這一天,要求所有締約國按照《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及其修正案的目標,采取具體行動紀念這個日子。
4 國際上采取的措施
保護臭氧層采取的措施:面對臭氧層被破壞的嚴峻形勢,在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署的組織協(xié)調(diào)下,國際社會于1985年制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確定了國際合作保護臭氧層的原則;1987年又制定了《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確定了全球保護臭氧層國際合作的框架。根據(jù)《蒙特利爾議定書》的規(guī)定,各簽約國分階段停止生產(chǎn)和使用CFCs制冷劑,發(fā)達國家要在1996年1月1日前停止生產(chǎn)和使用CFCs制冷劑,而其他所有國家都要在2010年1月1日前停止生產(chǎn)和使用CFCs制冷劑,現(xiàn)有設備和新設備都要改用無CFC制冷劑。中國政府也于1989年和1991年分別簽定了《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成為締約國。2008年止,簽署《維也納公約》的國家共有176個;簽署《蒙特利爾議定書》的國家共有175個。保護臭氧層,是迄今人類最為成功的全球性合作?!睹商乩麪栕h定書》締約方大會每年召開一次。1999年11月,第十一次《蒙特利爾議定書》締約方大會在首都北京召開,共有212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千人參加,江澤民總書記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這是人類在保護自身生存環(huán)境方面召開的一次國際盛會,不僅對進一步推動各締約方在保護臭氧層方面的國際合作產(chǎn)生積極影響,還將促進我國加快淘汰對臭氧層起到直接破壞作用的CFCs類物質。
5 中國的行動
中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大量使用CFC等臭氧層耗損物質的歷史還比較短,消費的總量只占世界已消費總量中的很小份額。但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CFC的使用量不斷增加,中國已成為發(fā)展中國家最大的ODS(臭氧層耗損物質)生產(chǎn)國和消費國。根據(jù)1985年《保護臭氧層維也納公約》、1987年通過的《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協(xié)定書》和1992年的第四次締約國會議決定,發(fā)達國家到1996年1月1日將完全淘汰耗損臭氧層的CFC物質。所以今后幾年我國將在淘汰ODS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將于2010年最終淘汰臭氧層消耗物質。家用制冷工業(yè)作為ODS的消費行業(yè)之一,對保護臭氧層有著責無旁貸的使命。中國家用電器協(xié)會經(jīng)多方研究論證,確定了《中國家用制冷工業(yè)CFC逐步淘汰戰(zhàn)略研究》,制訂了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同步,替代將是漸進的過程,在技術成熟和經(jīng)濟可行的基礎上,盡早淘汰CFC 物質基本原則,盡量采用國際上已商業(yè)化的成熟技術路線,采取先示范,后推廣的方法,分期分批的實現(xiàn)生產(chǎn)線轉換,最終達到削減目標。
1993年元月國務院批準出臺了《中國逐步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國家方案》(簡稱為《國家方案》)。按照有關條款,中國已從1999年7月1日起凍結了CFCs制冷劑的生產(chǎn)和消費,在此基礎上逐步消減,并將在2010年1月1日前完全淘汰CFCs制冷劑。禁止使用CFCs,為中國進一步的履約工作奠定了基礎。
中國是CFC類制冷劑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氟里昂保有量達50多萬噸,其消費量占全世界總量的一半以上。作為締約國之一,中國政府向國際承諾:將與世界各國聯(lián)手拯救臭氧層。為此,中國政府計劃用10年時間,在生產(chǎn)和消費領域淘汰CFC類物質,直至2010年在中國完全禁止使用CFCs。
6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保護主題
1998年的主題是:“為了地球上的生命,請購買有益于臭氧層的產(chǎn)品”;
1999年的主題是:“保護天空,保護臭氧層”;
2000年的主題是:“拯救我們的天空:保護你自己;保護臭氧層”;
2004年的主題是:“拯救藍天,保護臭氧層:善待我們共同擁有的星球”;
2005年的主題是:“善待臭氧,安享陽光”;
2006年的主題是:“保護臭氧層,拯救地球生命”;
2007年的主題是:“加速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行動”;
2008年的主題是:“全球攜手,共享益處”;
2009年的主題是:“全球參與:攜手保護臭氧層”;
2010年的主題是:“臭氧層保護:治理與合規(guī)處于最佳水平”;
2011年的主題是:“淘汰氟氯烴:絕佳機會”;
2012年的主題是:"為子孫后代保護大氣層";
2013年的主題是:“健康的大氣環(huán)境,我們期待的未來”;
消息來源:國際臭氧層日.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5-04-03]
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節(jié)假日網(wǎng)[引用日期:2015-04-03]
人民網(wǎng). [引用日期:2015-04-03]